人物character

邢丽

Helen Xing

时尚传媒高端生活方式品牌事业部、Robb Report Lifestyle品牌总经理,全媒体内容官

RRONE BEYOND | 刘佳玉:勇者用其光

时间:2023-08-16 11:11 来源:互联网


自然是刘佳玉作品中的主角,前沿的技术媒介在作品中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对于人类情感的关注则隐匿于平缓安定而富有力量的视觉盛宴之下,抚平观者内心的焦灼,写意含蓄的笔法将意象特征留给观者思考。一如她的作品,刘佳玉的身上凝聚着平和与强大的内心力量,每个动作均从自己的热爱出发,从而保有纯粹的快乐。她希望,十年后的自己仍是一个开心的大人。


最初听到此次拍摄的主题为勇敢时,刘佳玉便想到《圣经》中的那句“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以这句话为原点,展开了她对于勇敢的讨论:“他心里倘若无光,又怎能看见光。勇敢不是对抗、不是阻止、不是剥夺,是不可征服的内心力量的闪烁。”通过影像装置,一个流光溢彩的虚拟世界呈现在拍摄现场:太阳从东方升起,穿透教堂的花窗,投影在地面上。彭冠英站立在光影间,进入虚幻与真实交织的光影斑驳的场域之中,成为刘佳玉关于勇气的感受的一部分。超现实的光影空间引领着每一位观者的感受:勇敢是自发而生的力量,勇敢者的光是谁也夺不走的光。



在刘佳玉的作品中,数字化的媒介材质令她的作品拥有了多种表达的可能性,不受物理位置和感官的限制,以一种突破传统的叙事方式将她脑海中的画面及当下的感受通过多元介质展现。在她的身上有很多称谓:先锋艺术家、新生代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最早被冠以这些头衔,并初次认知到自己新媒体艺术家的身份的时刻,可以追溯到她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求学的经历。当时刘佳玉的作品在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展出,在学校摄制的宣传片中,她的名字前标注着“新媒体艺术家”的身份介绍。“当时就觉得这挺酷的,原来我在别人的定义中是新媒体艺术家。”数年之后,尽管她的作品受到了来自专业领域和大众的认可,她仍认为自己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非常成熟的艺术家。“一个成熟的艺术家,是能够呈现出一个很完整的、具有自己独特艺术语言的一系列作品的,并且能够对推动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的人。”刘佳玉始终在心中对艺术家这个身份保有一份敬畏,因此更愿意用创作者来形容自己在做的事情。




所学即所用


缓慢的节奏,流动的画面,有力的情感以及充裕的思辨空间构筑了刘佳玉的作品。作为一位东方新媒体艺术家,刘佳玉的作品无不吐露着与生俱来的东方属性,先锋的动态图形与国画晕染相结合,呈现如写意山水般的中式意境。这种尝试最早可以追溯到她2017年的作品《小溪》(The Riverside),如同一幅平静而缓慢的水墨画,没有剧烈的视觉冲击,但在中国语境下的叙述流淌着无尽的禅意。



艺术的创作很难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纯粹散发自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刘佳玉身上的中式底蕴在她还是孩童时就已开始着笔描绘。“我三岁的时候就被妈妈送去练书法,但并不是希望我成为一个书法家,而是因为我小时候特别淘气,写书法需要人安静地坐下来。最开始妈妈还会拿着小扫把敲桌子,慢慢地也就坐下来了。我的书法可以说是被打出来的,但确实写得不错。”学习了十几年的书法之后,刘佳玉转而学习与之同源的国画,六年的绘画时间让她的书画技巧相互增益,日渐精进。在一次媒体采访中,刘佳玉小时候的书法作品被妈妈找出来,其中有一幅在四岁时写的“清泉石上流”是全国小百花的获奖作品,诗句内容所描述的画面在她23年后的作品《小溪》中生动地映射出来。除了传统的书画技能,小时候的她还学习了古筝,传统曲目《高山流水》和《渔舟唱晚》信手拈来,古筝中寄情山水的情趣和悠扬浑厚的声线则进一步丰富了她的中式审美和场域的节奏。




即便从小一直在学习艺术,但刘佳玉从来都没想过自己未来要做一个艺术家。2012年时,眼见领居家的小孩儿纷纷出国念书,她才动了出国念书的念头。在拿到了圣马丁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录取通知后,刘佳玉还想再试试皇家艺术学院。因为申请的时间已经是5月份,视觉传达、交互设计等对口专业的申请已经结束,信息体验设计系的申请通道明晃晃地挂在网页上。刘佳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点了进去,通过面试直到拿到了录取通知才告知父母。 


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刘佳玉觉得人生非常奇妙:“虽然我最后没有成为一个书法家、画家或是音乐家,但小时候学习过的这些东西一直都伴随着我、帮助我,它们让我的作品在情感和表现力上更加丰富和立体。”




无法削弱的勇敢


刘佳玉的创作过程常常是在一种松弛而专注的状态下完成的,在一次次探索实践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可能性进入她的视野中,而这些可能性往往会激发新作品的灵感。“在一件作品创作实践的过程当中,这个世界一定会给到你很多新鲜的反馈。”但看似持续连贯的输出背后,刘佳玉也拒绝了很多机会。“不管这个机会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如果对自己的呈现没有把握,那么就拒绝这个机会,更加专注地着眼当下的创作,所以我可能从来没有过创作和灵感上的焦虑。”


大多数时候,艺术家寻找灵感的方式是主动走入自然之中去采风。对于刘佳玉来说,艺术家和灵感之间存在着双向寻觅的关系,很多时候她也在等待着被灵感召唤。2021年,刘佳玉受邀参加UCCA与米奇的展览,创作了以米奇这个文化符号为主角的作品《踏浪逐梦》。小米奇在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上,乘着黄色的小船随着海水浮沉向前,这段动态图形的影像被放置在一个天文望远镜当中。在刘佳玉这个作品当中,每一个意象都极具故事感,带有浓烈的情感色彩。不论是小时候最爱看的动画片,还是小学班里同学们最爱订阅的杂志及杂志上附赠的小玩具,关于米奇的回忆总是被归类在快乐、美好一栏,于成人而言,米奇已经化身成为美好事物和理想目标抑或是内心保有的纯真。而观看美好的出口——望远镜,是人类观察宇宙、认知世界的工具,承载着人类伟大的浪漫理想。“当你在追求你所向往的美好意象或目标的过程中,其实它也在来的路上。”



十几年来,刘佳玉很少有感到压力的时刻。她认为艺术领域并不能用年龄去划分区域加以比较,加之艺术领域中表现形式多样,每位艺术家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拥有自己的概念和想要探讨的问题,每个人身上独特的地方都值得我去学习。“因为自己的作品中还有很多不足和短板,也会有很多师长对我的教导以及好朋友对我的帮助,也因此会有很多人的期待,但我不会觉得这种期待是压力。我把它们都转化成动力和勇气,并且凝聚成一股勇敢的力量,可以持续地学习和输出,这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 刘佳玉很少处于被动的位置,她会选择一种巧妙的转换,所有的抉择都服务于自身本能的快乐。而当这种本能的快乐被满足时,她的内心会充满力量,是一种他者无法削弱的勇敢。




如果热爱,但做无妨


2020年年初因为疫情影响回到国内,刘佳玉听到了关于新媒体艺术作品的不同声音:“不够学术”“新媒体艺术的观念性薄弱” “这种作品不是架上”······刘佳玉的父母并不是艺术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所以她并没有和父母交流这些事。她理解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时间没有那么长,外界对新媒体艺术的看法并非她一个人能控制的事情,所以有段时间常常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待着。维持闷闷不乐的状态两周左右,刘佳玉正要回房间,母亲来到她房间门口询问她为什么不开心。刘佳玉下意识遮掩自己的情绪,母亲的回复十分简洁有力:“妈妈发现你没有以前开心了,如果你想做什么那就去做,妈妈希望你一定要开心。如果不开心那还做它干吗?”



短短的几句话,将刘佳玉带离了思绪的死循环。“我重新思考了一下为什么以前自己在伦敦的时候会很开心、为什么自己要做艺术创作,回忆自己从2012年机缘巧合考进皇家艺术学院,成为这个系的第一届也是第一个中国学生;第一次在学校的纪录片上看到我的名字前面写着‘新媒体艺术家’;2013年的第一件学生习作就进入了V&A展览;2014年美国VICE专题报道了我的毕业作品《隐形之内》(Within Invisibility)······其实在之后父亲还希望我找个单位,平时做做海报设计,排排版什么的。在很多时候,我没有刻意要成为一个艺术家。而这十几年发生的事情和取得的一些小成绩,都是一直在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能让我开心的事情。”那一瞬间,刘佳玉茅塞顿开,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任何人的肯定和认可,仅仅是因为创作可以让自己开心。


“我以前总觉得父母是因为这些而开心:做出好的作品,进入某个榜单,拿到某个奖。但也就是那天,我突然明白,他们是因为看到我因创作而开心,所以他们才开心。父母永远比你想象的更爱你。”


在那一刻,刘佳玉所拥有的勇敢就是不断回到热爱被考验的现场,一遍遍审视自己是否仍然与初心站在同一战线,去直面外界的质疑和内心的困惑,而后坚定地、富有力量地朝着未来走去。





对话 

刘佳玉      

新媒体艺术家



Q: 当下女性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和品质来迈出勇敢的一步?

A: 我觉得男性和女性在这个问题上是一样的,在勇敢的面前不分性别。不仅是当下的女性需要具备什么特征,男性也得具备一定的特征和品质来迈出勇敢的第一步。


Q: 你认为探讨问题是艺术家的任务和范畴之一吗?

A: 我前段时间和邬建安老师在一档节目上有一段对话,老师在节目上跟我说:“一个艺术家应该具备他该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近几年社交媒体崛起,包括TeamLab进入中国之后,一度非常流行这种网红打卡展的趋势。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近几年听到的比较多的就是:“希望这件作品可以成为一个热门打卡点”“希望这件作品特别出片”或者是“在社交平台上拥有高浏览量和传播量”。在听了那么多需求之后,你的老师还在跟你说这样的话语,给我的触动挺大的。


Q: 面对工作上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你是一个无所畏惧的人吗?

A: 太是了。我妈妈会在每一次我要做新作品的时候告诉我:“不管想做什么,但做无妨。”


Q: 你的探讨“生态环境”的系列作品中也有很多工业的元素,这部分源自于什么?

A: 我其实是想借作品来探讨这个社会工业系统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初是因为亚马孙当地的农民为了放牧养牛或是种植大豆经常会烧毁一部分作为“地球之肺”的雨林,大豆和牛奶都被运往英国,在超市里面售卖,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场所和消费活动是相关联的。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和公益组织的使命,每个普通群众亦可用有意识的行动来回应危机。

所以在这个系列的作品中,我更多的是去跟NGO组织、公益机构和人们日常的消费品牌合作,可以使用一些数据,同时可以回收重塑一些东西。选择和有影响力的机构及消费品牌协作,也是希望尽可能扩大作品本身及背后所探讨问题的影响力。从而引发和唤醒更多公众对这一问题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撰文 / 高玉

内容策划 / 彼尔

新媒体执行 / SHUZHEN

场景创作 / 刘佳玉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