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郁洋:走出安全区,绘画寻径
11月7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呈现艺术家王郁洋的最新个展“王郁洋:绘画”,全面梳理和展示他自2010年以来的绘画实践。
“王郁洋:绘画”展厅现场,
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
在展览发布会上,艺术家王郁洋回顾了他与王薇馆长的渊源,十年前,他在龙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大型个展《今夜我为何物》。两年前,王薇馆长再次拜访了王郁洋的工作室,提议为他举办一个梳理其绘画作品的展览。所谓“十年磨一剑”,此次展览正是基于王薇馆长十年来对王郁洋作品的持续关注和了解并为其倾力策划,王郁洋也是唯一一位在龙美术馆举办了两次大型个展的80后艺术家。
王郁洋的作品更多集中在装置、行为艺术和雕塑上,绘画作品较少集中呈现。这次展览也是一次严肃且学术的梳理,展出的绘画作品不管是尺寸和状态都是重新创作的,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近年来,王郁洋通过编程、算法生成和数据可视化等前沿技术,为绘画带来新的视角。他在创作中融合了随机性、自然因素和人类思维的交互,以一种“人—技术—自然”共生的方式,打破人类与机器的控制关系,挑战传统绘画的定义与表达形式。其绘画多变且语言和观念极为复杂,在解构和颠覆传统绘画的同时,创造出人、非人和自然混合的当代性图像。
作品的主题涉及光的解构与再现、时间的延展与重叠、机器的创造与毁坏、人造自然的阈限与迁移等等。展览呈现了艺术家对于传统艺术媒介的焦虑与质疑,但同时也包含了他对于绘画源于生命内部的热爱。
绘画再突破
见之所未见
王郁洋自幼便热爱绘画,最初学习中国画,后跟随郑艺先生研习写实油画,并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深造。然而,随着艺术兴趣的扩展,他在附中期间一度远离绘画,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戏剧艺术,开始探索行为、影像和装置等媒介,并以此切入中国当代艺术的实践。随后,他又在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深造并留校任教至今。
多年来,他的艺术实践聚焦于科技与艺术、自然与人工、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复杂关系,采用跨学科和跨媒介的创作方式,涉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数字媒体与机械装置等多个领域。他通过计算机编程、算法生成、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创作出动态且具有互动性的艺术形式,既充满了对科技发展的批判性思考,也寄予了对未来世界的丰富想象,呈现出一种不可预测的美感,挑战观者对固有经验的认知。
本次展览“王郁洋:绘画”不仅是王郁洋十余年绘画探索的总结与展示,也是他跨界艺术实践的再延续。他坚信艺术的真谛在于不断发现那些隐藏在现实背后的偶然性,通过人与机器的互动,引入随机的、自然的因素,构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挑战了传统艺术的界限,也为观众打开了一个充满未知与可能的视觉世界。
对话 王郁洋
在进行绘画创作时,你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哪些因素构成了你绘画中独特的艺术语言?
可以说,我是一位跨界艺术家。这次的绘画作品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绘画,更像是一种装置艺术的延伸。每一个系列的作品不仅是一种绘画语言或媒介,也承载对世界的思考。绘画在这里成为我传达想法的方式。
你的作品中常探讨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如《月》系列和《微观世界》系列,如何看待这种由艺术家重新构建的“真实”?
当下我们总是在讨论“真实”,但究竟什么才是真实?是否值得探究或讨论,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或许,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所谓的“真实”。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事物,无论是假象还是混合了假象的“真实”,本质上都是真实。
在我看来,认知这个世界并非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的视角和概念。真正的“真实”状态是各种元素的混合与融合。创作时,我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去讨论这种对立与融合,探讨什么才是“真实”的本质。
王郁洋,《月》系列
王郁洋,《微观世界 20240611》
布面油画,180×120cm
王郁洋,《微观世界 20240112》
布面油画,179×182cm
《2 in 1》将绘画与摄影的界限模糊化,是什么促使你进行这种艺术媒介的融合?
我首先用白色的笔触随意绘制一些类似冥想的图案,然后打上灯光,拍照,再将图像重新印回画面。这种混合方式看似简单,却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状态。这种状态朦胧模糊,既真实又虚幻,既有凸起的立体感,也在不同角度下显得平面。这种变化正是我对世界认识的一部分。
通常艺术家的创作过程都是在工作室的光线下完成的。但当作品进入展厅后,往往会被重新布置,配上不同的射灯照明,这实际上改变了它在工作室中的原始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光线与绘画的结合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无论进入何种光线条件的展厅,它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自我状态。
王郁洋,《2 in 1—20240630》
布面油画、数码微喷,200×200cm
艺术家王郁洋在龙美术馆展厅布展现场
《漩涡》系列用磁化颜料营造出独特的立体视觉效果,这种对传统艺术材料的颠覆,源于哪些思考?
这种立体感并非通过物理空间突破平面。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在画布上开了一个孔洞,将平面延展到物理三维世界。而传统的古典绘画和现代的写实作品则是在模拟空间中营造出的立体效果。我的作品介于两者之间,虽然没有模仿真实的光线,却创造了光与空间的感觉。当你站在作品前,会感到它像一个深邃的洞,既没有刻意表现什么,也不是对现实的模仿,它通过颜料的光线折射呈现出立体的状态。
我最初对磁化很感兴趣,后来也对变色现象产生了兴趣。纳米材料的微粒在光线照射下,因角度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通过磁性吸附的组合,在光线作用下产生立体的效果,形成一种独特的关系。
这种立体并非传统的形态,它是一种状态关系。即便没有光,它依然存在。当人站在不同位置时,看到的颜色也不同。靠近时某一部分可能显得微弱,另一部分则更为突出。而从远处看,它不断变幻,难以被固定下来。这种不确定的状态正是我一直追求的效果。
王郁洋,《漩涡20231219》
油画布、特殊颜料,230×176cm
智能程序“王郁洋#”探索了人类与机器的互动,该系列如何重新定义创作者的身份?
“王郁洋#”这个名字是通过机器随机生成的。早在2015年,我创作了这个系列中的大型雕塑。在绘画方面的创作方式也类似于一种算法,通过在网络上不断寻找有趣的网页截图或数据,将其转换为二进制编码(0和1),然后通过二进制控制3D Max或绘画软件生成图像。整个过程中,我并未直接参与,只是与程序员讨论算法。最终生成的图像对我和观众来说都是全新的,大家平等地在机器面前观看并解读这些图像。
这个系列的图像生成方式与人工智能不同,AI需要明确的训练方向和目的,否则就无法通过奖惩过程进行学习。而这里的图像是完全随机生成的,产生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图像,让我在观看时获得许多新的启发。例如,图像中可能会出现大量旋转的小细线,这是我个人无法设计出的效果。
在创作过程中,我思考了作品的共生性。人在帮助机器处理信息时,本质上仍是让机器自行生成内容。机器生成的图像逻辑与人类完全不同,而人类在创造中总会注入个人表达,比如绘画的色彩选择、阅读方式或布局规则,即使是抽象画,也存在设计的成分。设计与布局并非由我们主导,而是机器在随机状态下生成,形成了多样的新形式和组合方式。与此同时,这些图像也提供了一种可供解读的关系,带来了全新的创作体验与展示方式。
王郁洋,《食草动物》
树脂、丙烯、数码微喷,123×93cm
“共生系列”提出了人与机器合作的艺术模式,你认为机器是否有“自主性”?这种合作方式赋予了艺术哪些新的价值和意义?
我常常探讨机器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造物与人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我们创造了计算机和算法,并认为自己在控制它们。然而,一旦它们被创造出来,这些人造物反过来对我们产生控制。于是,我从一个创作者,转变为与机器共同创作的“协作者”。随着创作的深入,我逐渐摆脱了这种控制关系,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我完成一部分创作,机器也完成一部分,彼此间的创作不断毁坏又不断建立,形成一种平衡,最终生成独特的图像。
如今,我们常常讨论机器的“威胁论”以及控制与非控制的议题,但我认为并不存在这种单向的威胁关系。我们总是以主体身份去考虑威胁和危机,而在我看来,机器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相互混合、迭代与叠加的状态。
《梦》是结合大脑的神经活动和机器人控制的绘画行为,这是否是脑机接口的一种创作方式?
最早的作品灵感来自我在不同时区的睡眠时间的差别。当时这个作品是关于时空的表达,这种设置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梦境维度中。但最近我推出了一个新的版本,耗时大约一年,我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合作,基于深度睡眠、眼动等梦境研究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记录、学习我的梦,生成了“机器梦”。现场展示时,机器根据梦境数据不断生成图像,驱动机械手臂将梦境视觉化。
在某种程度上,观众也在“阅读”机器的梦境,进入到“机器梦”的状态中。机器所画的线条并非模仿人类的笔触,而是大量的几何线条。机器手臂用这些“工程线”大胆地勾勒出几何形状,在玻璃板上留下大直线、大三角形、波浪线等抽象图案。
原本我认为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来实现沉浸式的时空体验,但后来通过训练,机器掌握了“做梦”的方式,基于大量统计的人类梦境数据,生成了脑电波。
你多次在作品中使用计算机算法,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随机性的结果出现,如何将这些随机的结果应用到艺术作品中?
这是一种混合状态,涉及人与非人、人与人造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以及在创作中我们需要表达的概念。我在创作中不断弱化“人”的主体性,逐渐去中心化。既包含我自身的存在,也有自然的因素,让自然或机器等非人为因素逐渐主导创作。我的创作过程与表达的内容相呼应,不只是为了表达这种共生关系。创作中会出现偶然与人为因素混合的状态,偏离了原有的设定。我希望最终呈现出一种综合的状态。
在创作中,我引入了许多随机元素,通过随机性形成一种新的规律。当随机达到一定程度时,新的参数会进入,从而创造出不断叠加的随机状态。世上许多看似有规律的事物,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偶然的,只是我们愿意将其解读为一种规律,或一种对宇宙和世界的认知。我的许多创作都与这种观念息息相关。
作品中多次涉及到“非标准艺术”的概念,在你看来什么是标准艺术,什么是非标准艺术?
我并没有明确地界定“标准”与“非标准”,而是始终在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即我自己以前未曾见过的事物。这正是我创作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我们不断发现不同的东西,并对其进行转换或重新组合或解构,持续突破对事物的固有认知。机器生成的作品带来了我们原本未曾体验的美学维度,这种变化让我感到一种突破与革新。
你将自己置于“艺术家不在场”的状态。是什么促使你对“艺术家在场”与“艺术家不在场”进行这样一种探讨?
我更倾向于让一些人造物或自然状态来完成创作,包括像《生物克莱因蓝》那样的形式。它与我工作室里的微生物结合,甚至与我身上的微生物融合,这种过程是我无法完全控制的。此外,还有机器生成的部分,这一切都在不断增加新的创作者和创作维度。
王郁洋,《生物克莱因蓝202301011》,
微生物、大理石,99×85cm
“人—技术—自然”的关系似乎始终贯穿在你的作品中,如何定义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并不想为自然、人造物等元素设定明确的界限,更希望将这些我们认知中的元素进行混合。融合才更贴近广义上的自然或今天的世界,这也是我对宇宙和世界的理解。
当我们逐渐去区分这些关系时,实际上站在了一种主体性的角度,试图划清自己与其他存在的界限。即便我们建立了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区分依然存在。但当你与其真正融为一体,摒弃这种区分时,才是真正理想的共处状态或更为和谐的关系。
你的作品中充满了新技术对绘画的创新,你认为未来架上绘画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我会去创造更多不同的图像,带给观众新的体验和感知,包括那些不确定的图像及元素。本次展览名为“王郁洋:绘画”,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它是否符合绘画艺术家对绘画的定义?这或许是一场装置艺术展,留给观众去思考其内涵。
王郁洋个展:“王郁洋:绘画”
策划:王薇
展览日期:2024.11.07-2025.01.05
展览地点: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龙美术馆(西岸馆)
出品人:邢丽
监制:Lenny
内容策划:孙洁
撰文:洛普希娜、Jessie
摄影:Shaunley
新媒体视觉:Andrew
新媒体执行:Shuzhen
图片来源:艺术家工作室、龙美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