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邢丽

Helen Xing

时尚传媒高端生活方式品牌事业部、Robb Report Lifestyle品牌总经理,全媒体内容官

特别策划 | 观世界才有世界观

时间:2023-12-29 12:56 来源:互联网

奥古斯丁曾说过:“世界是一本书,从不旅行的人等于只看了这本书的一页而已。”我们也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视野所及,心之所思,行之所至。眼界决定未来,旅行让人们有机会去看不一样的世界,见得越多,懂得越多,思想越不会贫瘠,观点越不会偏颇。而在探索旅行意义的同时,人们也在搭建属于自己的世界观。本期特别策划,演员涂松岩、环球旅行家谷岳、自然保护摄影师欧阳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享他们眼中的世界。


在新疆喀纳斯邂逅唯美晨雾

摄影 / 涂松岩



涂松岩

一人一车的自由旅行


涂松岩,演戏二十年,他对表演艺术的热情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在戏剧之外,他爱潜水、爱冲浪、玩摄影、骑摩托。他喜欢的旅行模式就是摩旅,一人一车的自由骑行,去过西藏、云南、新疆,不受约束地边走、边拍、边记录,他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并在途中认识自己。


在新疆赛里木湖畔,涂松岩倚靠在摩托车旁看日落


里木湖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涂松岩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他骑着摩托车在赛里木湖前的照片,感叹道:“眷恋这一滴眼泪,只为寻找最初的自己。”这趟新疆摩旅使得涂松岩终于完成了两年前的愿望。


骑着摩托车去旅行,就像风一样自由,是涂松岩极为享受的一大乐事。起初,他只是单纯地想去感受不同地域的风景。当他走过许多地方后,真正领悟到“在路上认识世界,在途中认识自己”的奥义。他解释:“认识世界是指心存敬畏。作为个体,我们面对大自然时是十分脆弱的和渺小的,我们只是有幸在地球上度过这几十年,一定要尊重自然。认识自己是指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认清自己的内心。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是能使自己感到幸福和快乐的,我们的价值不应当被他人的眼光左右。”



对话涂松岩      


国家一级演员,就职于中国国家话剧院。主演过电视剧《双面胶》《以家人之名》《小敏家》《三体》《白色城堡》等。兴趣爱好广泛,是摩托骑行者,喜欢收藏,喜欢摄影,早年间的摄影作品曾获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华夏地理》杂志大奖。



这次新疆摩旅是否在弥补2021年那次摩旅的遗憾?请讲述一下这次摩旅的路线及出发前的规划吧。


确实如此,2021年原计划是先骑到新疆,在北疆骑一圈,再走唐蕃古道,经青藏线进西藏的,结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没去成新疆。此次新疆摩旅分为两次行程,各自大概花费十来天。一次是去到阿勒泰地区,包括喀纳斯湖、富蕴县等地。还有一次是去到赛里木湖、独库公路等地。我一般出发前只会做个大概的计划,比如今天预计骑行三四百公里,有几个县城可以作为停留的选择地。骑的过程中,累了就停下来,不累就多骑一会儿。停下来后就看看哪家馆子的当地人多,一头扎进去,味道肯定错不了。


新疆摩旅有没有令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人和事?


在喀纳斯湖那边的客栈里遇到一个小伙子,他是边打工赚旅费边游山玩水。有天他说:“今天下完雨,明天肯定会长出蘑菇,你要不要跟我去采摘?”于是我改变了第二天的行程,跟着他爬野山摘蘑菇,小伙子告诉我哪些有毒、哪些没毒。我俩摘了大半天,收获满满,交给客栈帮忙加工,做出了四种口味,一饱口福。其实,一路上会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的惊喜和温暖经常充盈在旅途中。就我个人而言,是挺希望回归自然的,不是说都市生活不好,而是每个人都需要有情绪释放的渠道,有的人看书,有的人做手工,有的人旅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能让自己重新焕发生机。


福海海上魔鬼城地处吉力湖东岸,

乌伦古湖入海口,这里既有海滨风光,又有峡谷神韵


有没有哪些地方是你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去拜访的?


数不胜数,新疆阿勒泰地区就是其中之一,我虽然是秋季去的,但就差着十多天,没能看到色彩斑斓的白桦林,这算是小小的遗憾,期待下次能遇见。还有可可托海的雪景、乌伦古湖的冬捕节,有时间再去时定要好好感受。像新疆、西藏、云南等地,在不同的季节里,山色、景观、气氛都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四时变化都让人叹为观止,能带来不同的感官刺激,非常有趣。此外,我挺想出国骑行游,比如去到我在20年前背包徒步旅行过的地方。前段时间就想找机会骑摩托车把自己曾走过的地方再走一遍。目前仅有个想法,也许是明年实施,也许过几天拔腿就去了,我很随性的。


为了旅行会推掉一些工作吗?在遇到好角色时,会如何选择?


我会综合考虑。比如去云南拍摄《去有风的地方》,虽然“马爷”的戏份不多,但是这部剧是由《以家人之名》的团队打造的,之前与导演、拍摄团队合作非常愉快。而且我没怎么在云南玩过,就接了。在拍戏期间,骑着摩托车去了云南的很多地方。也许同时期有另外的戏找我,角色的戏份更重,但我未必会去。比起年轻时,我现在的选择更自我。演戏是我热爱的工作,在工作的同时,能兼顾到我的兴趣爱好,何乐而不为。


一个人骑摩托车旅行最应该注意什么?


我认为最该重视的是骑行过程中的安全。我的理念是:你可以不选最好的摩托车,但是一定要在你的能力范围内选最好的骑行装备,包括头盔、骑行服、骑行靴、手套等。因为安全性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其他任何特性都应该放在之后。再者,不要追求速度和刺激,我们要做的不是追赶遥不可及的远方,而是慢慢欣赏身旁滑过的风景。


除了自己的摩旅,还会带家人去哪些地方旅行?


前段时间录制完综艺《向山海出发》,我带着儿子从成都自驾回北京,途经李白故里,一路上我俩背诵《将进酒·君不见》,他背会后很开心。接着又去了黄河的壶口瀑布,他在那里还打了一套拳。今年夏天,我带他自驾去过广西三娘湾,参加“保护中华白海豚”的夏令营。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带着家人四处看看,尤其是让孩子真正融入大自然,他才能客观地理解自然。


有句话说,先观世界,才有世界观。对此你怎么看?


当然。你只有走出去,切身体会,才会有自己的思考,从而获得成长。如同孩子不爱听家长一味地说教,因为孩子没有经历过,家长需要让孩子走出去,或者陪伴孩子去探索、去试错、去验证观点的真伪。其间当孩子遇到问题,他才会明白以及接纳家长的建议。作为家长,要给孩子这种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空间跟自由。



谷岳

探寻最值得去的地方


问一位环球旅行家世界上最值得去的地方,收获的答案往往是:太多了!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意义所在。从沙漠里来的人,会在脑海中勾勒想象冰川和海洋;见识过古国灿烂的文明,便开始好奇何为荒野。随着对世界的理解不断加深,人这一生最想去的地方也会不停地发生变化。归根结底,世界上最值得去的地方或许并不唯一,但很可能永远是下一站,是我们尚未涉足和了解过的地方。


2023年年底,《孤独星球》发表了未来一年,也就是2024年世界上最值得去的五十个旅游目的地。这家旅游出版帝国今年迎来了50岁生日,也使得本次发表的榜单额外引人注目。曾经,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拥有古老中世纪城墙的圣吉米尼亚诺,就是《孤独星球》榜单上的10个地区精选城市之一,带动起一股有关夏日艳阳的托斯卡纳狂热。但这一次的榜单似乎更出人意料:排名第一的国家是蒙古。


在环球旅行家谷岳看来,这个结果完全在情理之中。蒙古国是世界上平均人口面积最大的国家,在156.65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只生活着不到400万人口,其中200万人还聚集在首都乌兰巴托。地广人稀,城市化建设匮乏,使蒙古国成为许多环球旅行者尚未涉足之地。“正因为没去过,正因为它的环境和你所理解的日常不一样,所以才变得更值得一去。”巧合的是,在探访过世界上许多遥远的地方之后,谷岳把旅行的目光放在了与中国接壤的国家,开始新一轮旅程。蒙古国正是谷岳此行的第一站。从蒙古国一路向西骑行,牛羊逐渐被骆驼代替,地貌也变得更荒凉。在月明星稀的夜晚,谷岳睡在游牧人的简易帐篷里,颇有点与世隔绝的感觉。那一刻,谷岳体会到一种都市人无法想象的安静。他说:“当时最吵的,或许是自己的大脑。”




对话谷岳      


谷岳,著名环球旅行探险家、纪录片导演、旅行作者、谷岳旅行俱乐部创始人。他从1998年大学期间开始旅行,著作《谷岳:搭车去柏林》《一路向南·拉美篇:我的拉美摩托车日记》,发起并拍摄了旅行纪录片《搭车去柏林》《一路向南》《岳野支路》等。在抖音@谷岳与Bilibili@谷岳旅行探险家能找到他的更多作品。



这趟蒙古国之行,你认为最值得铭记的旅行体验是什么?


蒙古国很多地方没有路,一望无际的草原,没围栏也没有路标,随便指一个方向拧开油门跑就是了。我发现,在蒙古骑行不能依靠GPS导航,当地人也根本不看导航。就像我回到二十年前一样,只用山和水来做标记。跟着最多的车辙走,往自己要去的方向就可以,这也使得行者的心更加沉静。我常说旅行去一个地方,可能身体到了,但心还没到。只有你的心也到了此处,跟着眼前的世界一起或开阔或安静下来,一趟旅程才真正开始。


在蒙古国,你与驯鹿人家庭生活了一段时间,能否讲讲驯鹿人的日常?


在蒙古国的泰加针叶林带,一直居住着这么一群骑驯鹿的人,他们是杜科哈人(也被称之为察坦人)。蒙古国北部驯鹿人的世界是自由的,也是艰苦的。驯鹿人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干活儿:女性去树林里采蓝莓,洗衣服,去煮奶茶做吃的,然后给驯鹿挤奶;男性则负责劈柴、生火、烧火、打猎,有狼袭击时需要保护驯鹿。每过一阵子,驯鹿人就要赶着驯鹿一同迁徙,把所有家当放在驯鹿背上。他们搭的帐篷很简陋,也很薄,并不像蒙古牧民的蒙古包那么保暖,有时仅仅是一层帆布。所以在这样的帐篷里度过冬天,对他们来说很难熬。我认为最为难得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地方都已经趋于同化,但时至今日驯鹿人依然过着和我们完全不同的生活。难得有机会走进这样一个世界,也希望他们和驯鹿有一个安全顺利的冬天。


在蒙古国的泰加针叶林带,居住着一群骑驯鹿的人


除了蒙古国,在你心目中,还有哪些世界上最值得去的地方?


我曾多次前往加拉帕戈斯群岛,它在厄瓜多尔,位于南美大陆以西一千公里外的太平洋深处。加拉帕戈斯群岛特别的地方是它拥有多样性的气候和火山地貌的特殊自然环境,这使得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和植物都能同时生长繁衍,奇花异草、珍禽怪兽云集!实际上,1835年,达尔文就是来到加拉帕戈斯考察,才在后来提出著名的生物进化论。加拉帕戈斯岛上的动物最神奇之处在于完全不怕人,所以在保障当地自然环境和动物安全的前提下,你可以很近距离地观察动物。比如体形巨大的象龟,还有海鬣蜥。海鬣蜥长得很像怪兽哥斯拉,但它其实是纯吃素的,而且非常懒,经常趴在码头栈道上或者人们吃饭喝酒的小酒吧旁边的石头上一动不动。看起来那么凶猛,性格又这么温柔,挺神奇的。那是一个人与动物完全和谐相处的世界,海狮大摇大摆地躺着晒太阳,人经过它们也不挪动,你只要绕着它们走就可以了。


上图:巴托洛梅岛,属于加拉帕戈斯群岛


下图:北西摩岛也是加拉帕戈斯群岛极具魅力的岛屿之一


作为常年独自旅行的行者,2022年年末你终于步入婚姻殿堂,为何把蜜月地选在意大利?


有时候,世界上最值得去的地方并不一定是多罕见、多小众的目的地,而是一个你无论何时去都备感亲切和熟悉的地方。意大利有许多美食,我老婆是个吃货,我也是个吃货,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博洛尼亚大学城里有我们爱吃的经典肉酱面,帕尔马的干酪和火腿也是必吃的美食。因为是蜜月行程,我们刻意避开了游客众多的景点,而是在南托斯卡纳的乡村租了一间农家民宿。不用花很多钱,租两辆经典的Vespa每天骑车逛逛周边的小镇,看看乡间的野花,就足够美好。


结婚以后,你会认为环球旅行和照顾家庭变成了一件需要平衡的事吗?


当一个人走过许多地方,看过了世界之后,也会希望能有一处安定的归宿。体会过自由的快乐,也会想要知晓付出和牺牲所获得的幸福。所以我想迈入人生的新的阶段,拥有家庭,并且为家人投入、付出。


有句话说,先观世界,才有世界观。对此你怎么看?


我认为确实如此。当然,读书和学习也在塑造我们的世界观,日常的生活体验也在塑造我们的世界观。可是当你亲身踏入另一片土地,多走出去看看、去经历一下,一定会收获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观。在我们一直生长的地方,它的环境和文化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和选择。如果多走走多看看,或许我们在面临每一次行动和选择时,会变得有所不同。



欧阳凯

用镜头记录中国美景


一次偶然的邂逅,美国小伙欧阳凯遇见了海拔7500多米的四川贡嘎山。隐藏其间的惊人美景,一下子刷新了他对中国的认知。如今,欧阳凯作为自然保护摄影师持续进行着对中国自然山川与神奇动物的记录。他说:“许多人看到我在中国拍摄的照片,以为是意大利白云石山脉或加拿大落基山脉······其实它们都在中国。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是我在这个星球上探访过的最令人难忘的地方。”


欧阳凯被四川贡嘎雪山的美景所震撼


在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数列南北走向的山脉齐聚并阻隔东西,这便是横断山。这里山高谷深、河流激荡,地形起伏极大。大家熟知的贡嘎山、四姑娘山、梅里雪山、亚丁三神山、九寨沟、黄龙、若尔盖等著名景点都聚集于此。


过去,一些海外探险家把横断山脉称为“中国的阿尔卑斯”,但欧阳凯不这么认为。他辞去了在珠海稳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始四处旅行并用相机记录着中国的雪山、高原、草甸等壮美风光和野生动物,以此向世界证明: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宝贵的自然资源。


在青海的年保玉则,冰川监测队每年会爬到冰川边缘,在固定地点为冰川拍一张证件照;而在高黎贡山的密林里,监测向导彭叔一直在追寻长臂猿的踪迹,每年要耗去大部分时间。欧阳凯常年带着相机,深入这些少有人探索的区域,记录下中国为横断山脉地区环境保护所作出的努力。


高黎贡山的密林

高黎贡山的天行长臂猿


如今,欧阳凯已经定居成都。作为第一个跟随成都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巡山队徒步9天的外国摄影师,欧阳凯拍摄到了巡山队员追踪雪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踪迹的珍贵过程。鞍子河自然保护区是2000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地球上极少数同时庇护熊猫与雪豹这两种珍稀动物的地区之一。在无路的密林中跋涉,一边寻觅熊猫、雪豹的踪影,一边追寻盗猎者的足迹,这是欧阳凯一生难忘的珍贵体验。



对话欧阳凯      


欧阳凯,自然保护摄影师、探险家、电影制片人兼作家。他目前是The China Current自然中国视频系列主持人、四川绿色探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China OutdoorsCollective公益项目的创始人。


你用镜头记录了许多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美景,有没有让你记忆深刻的地方?


我持续记录时间最长、反复去探索的应该是四川平武县的关坝村。关坝是一个覆盖原始森林的小村落,同时也是大熊猫栖息的自然保护区。我对关坝的记录从2017年开始,当时听说那里有一个“白熊部落”,因为熊猫密度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熊猫故乡”。为了保护熊猫栖息地,当地村民自发组织了山林巡护行动,我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我们在滴水的岩洞中过夜,通过陡峭悬崖时要抓着竹子作为迫降的“绳索”,行进路线异常艰难,但从那以后我就总想一次又一次地回去。其实我最喜欢拍摄的照片不是美景,我记录更多的是自然环境中的人,尤其是护林员与他们身处的这片山林之间的关系,天人合一。


另外,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拍摄经历也十分难忘。当时是在青海的年保玉则,我跟当地的一个协会去调查一种名为“久治绿绒蒿”的植物,全球只有在年保玉则可以发现它的踪影。我走了9天去寻找绿绒蒿,终于找到了,拍摄到珍贵的照片。但特别可惜的是由于过往的有些游客并不完全尊重这里的自然环境,现在年保玉则已经被关闭了。这提醒我们一定要尊重土地、尊重自然。


在过往的拍摄经历中,有没有长时间蹲守动物、捕捉到珍贵画面的一瞬间?


有段时间我持续在高黎贡山观测天行长臂猿。这种长臂猿非常稀少,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现在它们在国内只有不到200只。对长臂猿的观测非常有意思,因为它们的行动方式和行为模式和人类很接近,而且它们在一天内的活动范围不会变化很大,所以你可以持续观测它们如何睡觉、如何吃饭、如何奔跑和攀爬。很多时候我会跟着其中一公一母的长臂猿走,一周移动三四千米的样子,看它们一整天如何生活,拍摄下它们的生活场景。当然,蹲守一只雪豹的捕猎瞬间也很珍贵,但那往往只发生在一瞬间,之后动物就不见踪影,你很难了解它。反而我会认为,长时间跟踪观测一组长臂猿所培养出的与动物之间的亲密感特别珍贵。


在四川,你跟随山林巡护员一起探索周边山区。你所观察到的护林员的生活是怎样的?


在九顶山有一位我特别佩服的护林员,他叫余家华,1950年出生的,现在已经73岁了。他从1995年就开始自发进行巡护工作,每天巡山,拆除盗猎者的钢丝绳套,几十年如一日。在我跟他巡山的日子里,有时会遇到很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险峻路段,在我看来是探险,但对他来说,那正是他几十年来每天的日常。他说:“多拆除一个钢丝绳套,就可能救下了一只野生动物。”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在他很年轻的时候,也曾是山林里的猎人。但现在他转变为一个野生动物保护者,并且带动起村民和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参与进来,影响越来越大。我常常想,在中国的山村还隐藏了多少个像余家华一样为环保而探险的英雄和护林员?这些人是真正的探险者,真正的保护者。


多年来,随着对中国自然保护工作的了解不断加深,你的工作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两年我一直在思考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这是我们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在中国生活七年之后,我开始了一趟横跨美国的旅程,拍摄并制作了最新纪录片《中美零碳之路》。这趟旅程给我很多启发,比如我发现在内华达州苹果公司的一个数据中心,正在使用中国产的太阳能电池板,实现更加节能环保的可持续生产。在美国,波士顿正在争取成为第一个零碳城市,我也发现负责波士顿市环境与气候部门的人竟然会说中文!我想,保护野生动植物不受国界限制,气候问题也是一样,我想成为中美气候合作的桥梁,促进大家共同实现环保和碳中和的目标。


如果让你总结自然和荒野教会你的事,会是哪些?


人们总说,要到自然中去,或者去大自然探索。有时候我反而觉得,当我们怀抱这种想法时,潜意识里是觉得我们跟大自然是分开的,所以才有了“去往自然”的概念。其实,城市在那里,自然环境也在那里,我们人类一直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日常生活和身边小事上时刻留心。我们一切的行为都会影响到自然环境,自然不是你去前往的地方,你一直都在自然里,你只是自然界的一小部分。


内容策划 / 周樱

撰文 / 周子榆、KOMA

新媒体执行 / EVA

图片 / 涂松岩、谷岳、欧阳凯提供